top of page
搜尋

「離散」朱耀明打破沉默:要磊落真誠 餘生為六四為香港作見證

撰文:Devin Tam



「沒有了維園,我們心裡就沒有燭光嗎?」現年80歲的朱耀明牧師在溫哥華反問。


今天,六四事件35周年,當年參與「黃雀行為」營救民運人士經香港流亡海外的「佔領中環」發起人朱耀明,身在加拿大,出席了由溫哥華支聯會舉辦的六四燭光晚會,大會在晚上八時半燃起蠟燭,再次點亮林思齊公園。


「35年,今日維園不是燭光,而是同鄉會的嘉年華會,政府不單想忘記,而是要改寫歷史,我們怎能遺忘呢?」朱說,良知與公義,還有對生命的敬畏,給予答案:「我們心裡的燭光不會熄滅,因為我們的良知在這裡,良知不會讓我們忘記。」


離散 老淚縱橫 孫兒安慰:不要哭!


2014年佔中運動後,「佔中三子」戴耀廷、陳健民及朱耀明各被判囚16個月,朱獲緩刑兩年。但在2020年八月,親中的《大公報》報道,協助涉及反修例案「十二港人」偷渡的台灣牧師與朱相熟,他即被一眾兄弟勸說須離港,終輾轉到美國再往台灣。


「所以,我就變成離散的一份子了,我常常掛念我的家妹、我在獄中的朋友、在香港很多很多很多的市民。」他坦言,對他很大衝擊的是:「我的兄弟全在監獄,其實我是否離開了他們?沒有與他們同行呢?」但他們都勸他不要冒險回港。


在台灣第二年,朱耀明患了急性膽囊炎,留院期間,一直由75歲的朱師母照顧78歲的他,甚至要負責換衫、洗衫、換床單、洗床單等醫院庶務。有晚,朱牧跟孫兒視像通話,忍不住老淚縱橫,孫兒突然大聲喊道:「爺爺﹐不要哭,勇敢些!」那刻,給他很大安慰:「我真的知道上帝是與我們同行。」


開腔 「我是否這樣沉默下去呢?」


過去兩年,朱耀明選擇低調生活,謝絕過不少媒體採訪,未有在公開場合分享,但六四事件至今35年,「我真的思考這個問題,我是否這樣沉默下去呢?」他想起在二次大戰納粹大屠殺的倖存者、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維瑟爾,曾在《夜》一書分享一對父子的對話,孩子問父親目睹屠殺暴行之後會做甚麼,「這位父親回答:『我會盡力保持活的記憶,跟想我們遺忘的人鬥爭,因為我們遺忘了,我們就是犯罪,我們就是幫兇。』」


上月18日,他到美國洛杉磯參加孫女的中學畢業典禮,原定20日即返回台灣,但先後收到多倫多及溫哥華支聯會邀請他參加兩場六四燭光晚會。他解釋,自己年屆80歲,很怕坐飛機,但他想到《聖經》以斯帖記中,當皇帝下令要殺光猶太人時,皇后以斯帖被勸告要冒險進諫:「焉知道你得了王后的位分,不是為現今的機會嗎?」因為這句經文,讓這位老人家決定不再沉默,更改行程再往多倫多及溫哥華一趟。


在6月2日晚上,朱耀明牧師出席了溫支聯舉辦的《敲鐘者言》回憶錄的分享會,現場有超過250人出席。他談到早年曾跟天安門母親發起人張先玲在香港會面,他問對方年時已高,怎樣做下去?張回應,只要她一息尚存,也要鬥爭下去。在2015年,他又見過民運人士張健的媽媽,張當年被子彈射中大腿,彈頭未拿出已流亡法國,但2019年客死異鄉,「彈頭拿了出來,以為痛苦終於過去,但豈料不久之後,48歲就死了,你能想像母親的痛心嗎?」


回憶 與天安門母親的會面


「不要輕易就放過這段歷史。」朱耀明說,數年前已有民運領袖說過要饒恕。最近,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樞機撰文指,我們也可學習主動去寬恕,朱就撫心自問:「我饒恕甚麼?」皆因無人可代替死難者及家屬說饒恕,「因我們不是受苦、受害的人」,至今「六四」二字仍被禁制,家屬會被監控,未能自由拜祭死難者:「他們雖然被壓制,但不會孤單,我們會與他們同行,這些蠟燭的意義對他們來說是溫暖,讓他們見到同行的人在他們當中。」


被問到不再沉默的未來計劃,朱耀明說:「我已經無甚麼力做甚麼了,但我可以去不斷講見證,我最近很沉重地寫了一篇文章,是記念雨傘(運動)十周年,將會發表。現在有人邀請我去講有關香港面對的情況,包括六四,我仍然盡一口氣去講⋯⋯在我活著的時候,我一生都要講見證,要告訴人這政權是怎樣,香港所面對的苦難是甚麼。」


目前,不少年輕人基於不同原因,繼續留在香港,他直言,對今天年輕人被欺壓,感到很傷心和忿怒:「每次見他們抓年輕人、拉年輕人,我都好傷心,我們要透過不同管道,都要鼓勵他們(年輕人),讓他們振作。」


見證 盡一口氣講六四、香港情況


朱耀明說,現在為新書簽名時,會寫上「磊落真誠」,鼓勵大家活在真理中(Living in truth),抗拒所有謊言,拒絕一切不合理事物:「每個人用自己的(方法)、在你的崗位、在你朋友當中互相鼓勵,不要失去這信念,然後我們就能夠慢慢凝聚那股力量在一起。」


雖然正經歷苦難,朱牧表明自己心存希望,就在當年「佔中」案判決前,陳日君樞機勉勵三子,要用笑容去面對:「要想一想耶穌基督走完這條苦路,釘死在十字架之後,三日復活了。這就是我們的盼望,政權、罪行不會永續的,整個歷史讓我們看見,暴政會消滅的,我們不知是何時,但不會永久存在。所以,我們應該要培養起我們執著這份公義,去帶來世界和平、帶來社會和諧,愛是帶來人類幸福、家庭幸福,我們要執著這信念,就勇敢地向前走,不需要懼怕,公義一定會得到彰顯。」

bottom of page